RPA技術,被稱為是可以替代PCR的核酸檢測技術(由英國公司TwistDx Inc開發)。以此為基礎的TwistAmp? 核酸擴增產品,能夠在15分鐘內進行常溫下的單分子核酸檢測。該技術對硬件設備的要求很低,特別適合用于體外診斷、獸醫、食品安全、生物安全、農業等領域 。今年4月15日,RPA技術助張鋒團隊CRISPR新應用刷屏朋友圈,使得RPA技術在全球生物圈得到全面關注。
“Thistechnology has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low-cost,nucleic acid-based rapid testing.”
——Rice University
德國研究人員已利用 RPA 開發出一種自動 DNA 擴增和化學發光微陣列平臺,該平臺可以同時識別并定量水中的多種病毒和細菌污染物。
這一多重技術是對一種名為 MCR 3(第三代微陣列芯片讀取器)的導流裝置的改造,由Michael Seidel 博士在慕尼黑工業大學 (TUM) 水化學研究所(負責教授:Niessner 博士)2研發。研究團隊最初設計了基于流的 MCR 3 系統,用于食品和水安全檢測中的自動免疫分析工作。RPA(用于恒溫 DNA 擴增)與HRP 標記鏈霉親和素(用于在同一芯片上進行化學發光檢測)的潛在結合,為便攜式實地水檢測系統的開發帶來了諸多機會。
研究團隊重建了裝置的芯片加載單元,納入了一個可控的熱電加熱模塊,并加入了一個雜交盒3。Seidel 博士指出:“37-40°C 的 RPA 工作溫度對于導流微陣列而言十分理想。正是 RPA 的這一關鍵特征,使我們能夠在芯片上實現擴增。其他恒溫擴增技術需要的溫度更高,這可能會使芯片上的水蒸發,從而破壞實驗或損壞微陣列。RPA 是我們所知的最有望直接在 DNA 微陣列上操作的方法。”
TUM 團隊開發出的方法包含固相和液相擴增。空間上分離的、未標記的各病原體特異性反向引物點直接顯現到芯片表面上。生物素標記的正向引物、未標記的反向引物和 RPA 試劑被添加到微陣列表面上方的液相中。生物素化的擴增產物會在反應期間直接在芯片上合成產生,也會形成體相,并雜交成固相化引物。團隊稱,這一雙重擴增循環提高了分析的靈敏度。試劑流是單向的,所需的射流元件最少 — 理論上只要一個閥門和一個注射泵即可。HRP 鏈霉親和素與生物素標記結合,使化學發光檢測成為可能。
對平臺進行測試時,研究團隊首先開展試驗檢測單一微生物,然后再檢測同一芯片上的多種微生物,具體方法為對以下每種病菌或病菌組合添加帶有 DNA 模板的水樣本。這些病菌有:水生細菌性和病毒性病原體、41 型人腺病毒 (HAdV 41)、糞腸球菌以及大腸桿菌噬菌體 Phi X 174。研究人員也成功使用了來自培養提取物的基因組 DNA。HAdV 41、Phi X 174 和糞腸球菌的檢出限 (LOD) 分別為 35 個基因組單位(GU)/μL、1 GU/μL 和 5 x 103 GU/μL。據作者介紹,這與 qPCR 分析報告的靈敏度相當,但分析時間大大縮短。
研究人員在其發表的論文 Analytical Chemistry(《分析化學》)中總結道:“由于擴增是針對每個點上的一種靶標病原體單獨進行,因此可以將開發的檢測方法改良為多重檢測方法。病原體通過其在微陣列中的點位識別,而化學發光強度則與樣本中的病原體 DNA 數量相關聯。”
自論文發表以來,TUM 研究人員已將其平臺打造成一個便攜式微陣列,用于檢測從冷卻塔或空調系統中提取的濃縮水樣本中的軍團菌。目前平臺正處于驗證測試階段。Seidel 博士強調:“我們的目的是讓這一技術不需要太多培訓就能夠為人們所用。整個過程自動進行,并且十分簡單。未來我們希望開發出一個應用廣泛的水衛生監測平臺,能同時檢測工業水和飲用水濃縮樣本中的 10 到 15 種不同的細菌和病毒污染物。”

參考文獻:
1 Kunze,A.; Dilcher, M.; Abd El Wahed, A.; Hufert, F.; Niessner, R. and Seidel, M.,On-Chip Isothermal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on Flow-Based ChemiluminescenceMicroarray Analysis Platform for the Detection of Viruses and Bacteria.Analytical Chemistry 2016, 88, 898–905. DOI:10.1021/acs.analchem.5b03540.
2 Seidel, M. and Niessner, R., Chemiluminescence microarrays: a criticalreview. 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2014,406, 5589–5612,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ubmed/25002333
3 Lengger, S.; Otto, J.; Elsaesser, D.; Schneider, O.; Tiehm, A.;Fleischer, J.; Niessner, R.; Seidel, M.,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 chip forthe quantification of MS2, PhiX174, and adenoviruses on the multiplex analysisplatform MCR 3. Analytical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2014, 406, 3323-3334,link.springer.com/article/10.1007%2Fs00216-014-7641-y.
RPA更多應用請見RPA中文官網:https://www.twistdx.com.cn/
熱門導讀:
強強聯合!RPA技術助張鋒團隊CRISPR新應用刷屏朋友圈。
默瑞生物獲得Jackson ImmunoResearch代理商授權